发布时间:2025-04-05 00:38:28 来源:头条一手网 作者:锦程
龙吟雅风C15VIP预展2024年12月5日 14:00-21:00公众日2024年12月6日 10:30-19:002024年12月7日 10:30-19:002024年12月8日 10:30-17:00深圳会展中心7号馆(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三路)作品阐释 | Artistic Exposition唐华伟的绘画语言来自于他将中国书法的文化传统创造性地融入到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油画语言中,使粘稠的油彩在画布上自由生成具有东方意味的视觉图像,是艺术家在西方文化的理性架构上的具有东方精神的感性表达,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书写性视觉语言的当代意义。作品欣赏 | Appreciation of Works《初夏》布面油彩150×100cm2024《初夏》局部我的线,虽然置于画布与厚厚的油彩之上,但是其精神内涵来源于书法艺术,运行起来又与中国功夫的运动规则相似:“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追求:藏头护尾,棉里裹铁,力在其中;虚实相生,虚处有实,实处藏虚;首尾呼应,随势应变,一气呵成。[摘自作者创作随笔]《五月的烂漫》布面油彩150×100cm2024《五月的烂漫》局部活的线条下,隐藏着内心最深处的“动 ”。[摘自作者创作随笔]《华01》布面油彩60×80cm2024《华01》局部《华02》布面油彩60×80cm2024《笃定》布面油彩80×60cm2024《浓情》布面油彩80×60cm2024《浓情》局部《光》布面油彩190×180cm2024《光》局部《修道者》布面油彩150×120cm2024《修道者》局部《从未迟到的春天01》布面丙烯50×50cm2024《从未迟到的春天01》局部我画画的动因,是以精神的丰盛对抗现实。[摘自作者创作随笔]《从未迟到的春天02》布面丙烯50×50cm2024《从未迟到的春天02》局部所有绘画性的秘密都隐藏在日常的功课中,画布上的一呼一吸方能显现令人怦然心动的质地。[摘自作者创作随笔]《从未迟到的春天03》布面丙烯50×50cm2024《从未迟到的春天03》局部《花儿2024-5-5》布面丙烯60×80cm2024《花儿2024-5-5》局部《花儿2024-5-7》布面丙烯60×80cm2024《花儿2024-5-7》局部《花儿2024-5-7》局部《繁花01》布面丙烯50×50cm2024《繁花01》局部《繁花02》布面丙烯50×50cm2024《汉字系列·慈悲》布面丙烯180×120cm2024《汉字系列·慈悲》局部与传统用毛笔在纸上运行的线不同,我的线由于材料工具的转换:视觉感受是物质化的、入世的、可触摸的、粘稠的、厚重的,以及具有爆发式的撕裂感。[摘自作者创作随笔]《汉字系列·無我》布面丙烯180×120cm2024《汉字系列·無我》局部画每一张画,都是与久别的“我”的一次重逢。[摘自作者创作随笔]《汉字系列·涅槃》布面丙烯180×120cm2024《汉字系列·涅槃》局部《汉字系列·禅》布面丙烯80×60cm2019《汉字系列·豊》布面丙烯80×60cm2023艺术评论 | Art Review唐华伟发展出了极其抽象的画法。动感的、浓稠的、看似杂乱无章的线条与背景融在一起,展开成一幅精巧的、像是在想象的空间上飞扬的图像。其画作的宽度与深度令观者迅速沉浸其中。他的作品由线团与类似波普艺术的浓烈色彩共同构成,展现了对于过去时代无法再次重现的、已然消失不见的天堂的反思。——贝娅特·爱芬夏特(德国科布伦茨路德维希博物馆馆长、策展人)摘自《当代中国油画》唐华伟的艺术并不是补充或延续已有的传统图像样式,其本身就是一种图像样式的原创,它虽然是世界物体的延伸,但并非是对自然物象以及外部世界的直接描述。这些图像讲的是内心,情感,艺术性和自我中心的真理。——迪特·荣特(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德国波恩国家艺术博物馆前馆长)摘自《唐华伟与线性抽象》他的绘画语言是由一个个有灵性的、流动的、类似液体的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再加上不错下一笔的连续性重复运动,构成了他新颖独创、卓尔不群的艺术品格。正因为这样,唐华伟作为游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艺术家,也因此在当代艺术领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亚历山德罗·里瓦(意大利米兰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批评家)摘自《唐华伟:打破风景,寻找“点金之石”》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找到化解油画颜料的方式,油画颜料本身不过是一种已经僵化的工业化生产的材料,只有精神可以化解之,以视觉建构或者造型塑造是容易的,但只有通过个体的精神,以个体的血液来化解颜料,使之活跃起来,使之充满灵性,才可能焕发出迷人的呼吸,这需要艺术家持久的琢磨颜料,甚至很多年孤独而持久的工作,如同诗人里尔克写到塞尚所言的“孤独而强大”,我们就看到中国艺术家唐华伟这么多年来也是以其“寂寞而坚韧”的气质,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唤醒了自然的灵性。——夏可君(哲学博士、策展人)摘自《唐华伟的新绘画:书写自然的精神肖像》唐华伟油画中的线条表现,追求的是重新激活并转换中国传统书写性文化范式的一种形式语言。全球化语境下,唐华伟仍一如既往地关注着精神生产的形式语言创新。他仍把绘画视为当代的一种日趋异质化的个人精神生产方式。唐华伟并不讳言自身所受益的中西合璧的传统精神资源,也惯常在中西方不同文明传统的线索中探寻颠覆和创新的逻辑关系。然而,唐华伟当下更重视的是打造一种具有自身精神文化主体性的形式语言贡献,并使之经得起中西方双重文化语境的检验。为此,他潜心于观想并体悟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中的传统审美渊源,同时执着于观想并反思人性化的精神存在及其所传承、蕴含的传统基因和文脉。在唐华伟观想、体悟、反思及其不断循环往复的艺术实践中,他的油画语言形式日臻练达和圆融,显示出一个活在当下的中国艺术家刷新自身精神存在的无限可能。—— 顾振清 (独立策展人)摘自《精神的观想:唐华伟的绘画》……(唐华伟)在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呈现生命的纷繁复杂之前,专注于精神的耕作,有意用单一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他对精神纯粹性的追求。他通过绘画试图极力找寻事物中更为深刻的核心,从而挖掘出关联中被遗忘的本质。——西尔维·萨玛尼(法国作家、艺评家 )摘自《关联》唐华伟选择的画种是舶来品,而不是传统水墨。但是,从他的自述中,从他的作品中,乃至从他行文的惯习中,却分明透露出传统的因子。这证明中国远古传统对这位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常常从传统的思维中观察当下,又从当下的观察反思传统。这一双向思维正是构成他的艺术实践的奇妙基础,让他一直处在不无空灵的游移状态中,像基因四处漂浮那样,寻找着变异的可能。——杨小彦(博士、策展人、批评家)摘自《心迹笔痕无我诗——读唐华伟作品感怀》关于艺术家 | About Artists唐华伟Tang Huawei百万粉丝知识博主、“龙吟读画”主讲人、当代艺术家。1972年生于湖南。20世纪90年代追随油画界老前辈冯法祀先生学习油画,后转向当代艺术领域,涉及绘画、装置、影像。作品进入国内外多个美术馆及公共艺术机构。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工作、生活于北京。2021年开办“龙吟读画”短视频账号,由艺术实践者的体验与经验出发,倡导启发式的分享,以唤醒受众自身的艺术潜质,目前全网粉丝达一百四十万,受惠者甚众。艺术家自述 | Artist's Self-Narrative线与像画面中纠结的线,发着幽光。这些微弱的光,和从未放下的好奇心,牵引着我,在黑夜里,蹒跚而行。深一脚浅一脚,间或跌倒了又爬起来,拍拍尘土,继续前行。不经意间,愈走愈远……等我登上横亘在东西方文明的山丘,回头张望:苍穹之下,那些跌宕起伏的线,以及粗粝的油彩,交织在一起,原来,就是我的自画像。——唐华伟联系电话:010-89515619收藏咨询:13522454081(微信同号)地址:北京市宋庄国际艺术区龙吟雅风美术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文章